厨房对一个家来说真的太重要了,正所谓“山川湖海,厨房与爱”;它可以不大,也可以不豪华,但是一定要实用好用,因为那里面藏着的人间烟火气能够抚平我们一天的疲惫。
我家第一次装修的时候,什么都不懂,设计师说什么流行什么好看就做什么,完全没考虑是否适合自己家,导致入住后发现厨房既不好用,也不好打理,花了那么多钱的结果就是除了好看一无是用。
若再买房装修,厨房我一定会坚持“6装8不装”原则,不是我矫情,这些都是过来人用金钱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。
一、装斜面吊柜不装传统吊柜
传统吊柜的厚度一般在30-35公分左右,底部距离台面高度在80公分左右,有时候为了凑油烟机可能只有70公分高,这个高度很容易撞到头;但是里面放东西又不方便拿取,而且小面积的厨房做多了传统吊柜后难免会显得空间压抑。
但是斜面吊柜不同,它从顶到底从侧面看是一种“倒梯形”的形式把宽度从常规的30公分减少到15公分,底部距离台面高度只需要保持在40公分不影响台面操作即可。
斜面吊柜的最上面可以做常规的吊柜,用来放不常用的物品比如囤的厨房用纸或者杂粮、大料等;下方斜面的高度比较顺手可以放常用的调料、餐具、小厨具,拿取方便也不会有碰头的风险。
二、装普通集成吊顶,不装蜂窝大板吊顶和石膏板吊顶
我家第一次装修的时候为了好看装了设计师推荐的蜂窝大板吊顶,不到8㎡的厨房,算上灯具一共花了5000元,当时看着好看,但是入住后发现这个好看并没有任何意义。
做饭的时候只顾着低头忙碌,谁也不会抬头看吊顶和灯具样式,我只要求灯具够亮就好,其他的都是浮云。
厨房不管用多好的油烟机,油烟都还是会有的,如果做了石膏板吊顶时间久了上面会有一层黑乎乎黏腻的油烟,不好打理;而且万一楼上或者自家顶部管道有问题,稍微渗点水就会受潮发霉,检修也会比较麻烦,一旦遇到问题就只能全部拆除更换。
所以如果再装修,我一定会选择普通的集成吊顶也就是铝扣板吊顶,看邻居家装的极简亚光白的样式也很好看,每一块板都可以随便拆装,不怕水、不发霉、好打理;而且只要100元/㎡,同样大小的厨房加上两个平板灯也不到1000元,又省钱又实用。
三、装极简轨道移门,不装吊轨联动门和传统地轨门
我家厨房和阳台都装了吊轨联动门,为的就是颜值高、好打理,这两者确实都满足了,但问题是会晃动、底部漏风,不适合有调皮孩子的家庭。
而传统的地轨门虽然价格便宜,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,轨道又宽又高,完全清理不干净,所以也不建议安装。
如果装装修,厨房移门我一定会选择带有极简轨道的移门,和上面两者相比,它的轨道简单到不影响扫地机的进出,有了轨道的固定后也更牢固,价格也比吊轨联动门便宜,更适合居家过日子。
四、地柜转角做通柜装层板,不装竖板隔断
第一次装修的时候什么都不懂,完全没有注意到橱柜转角的细节,商家就在转角的地方用竖板给两边做了隔断,看似没毛病,但其实这样的设计就把这个转角空间浪费了,用不上,就算放东西也不好拿取。
如果再装修,我会学习邻居家坚持给转角做成通柜,错层安装层板,顶部加上感应灯,拿取东西方便,收纳量直接翻几番。
五、橱柜装亮面门板,不装肤感门板
相信很多人前两年装的厨房应该都选了质感的肤感膜柜门吧,初看的时候完全被它的颜值吸引了,但是厨房用了不到一个月就开始后悔了。
肤感膜的柜门好看是好看,但是做饭的时候手上肯定会有油污或者水,一旦摸了柜门后就会在上面留上很明显的污渍印,还很难擦掉。
这对于懒人来说,无疑是给自己增添家务负担,所以若再装修,我一定会选择亮光面的门板。
虽然它不如肤感柜门好看,但是胜在好打理,上面有有油污水渍只要抹布一擦就干净了,简单省事。
六、装台下盆,不装台中盆
我们都知道厨房台盆不能装台上盆,四周凸出台面、有明显的缝隙容易脏污纳垢还不好打理,于是很多人会选择台中盆,盆边与台面齐平,更美观好看。
但是我并不推荐这种做法,因为台中盆太容易翻车了,一旦失败丑到爆;台中盆的安装更复杂,需要安装师傅特别丰富的经验和极强的手感,稍不注意,台面切割的地方就崩边了。
相比之下,台下盆的安装方式就更稳妥,它是把台盆的边缘装在台面下,台面上的水渍或者厨余垃圾都可以顺手的擦到台盆内,方便打理台面,也不会有藏污纳垢的缝隙,更实用。
写在最后:
如果再买房装修,厨房我一定会坚持上面这“7装9不装”的原则,这样的厨房一定会比我家现在的厨房更实用好用,下厨做饭和打理的时候也会更顺畅。
配资实盘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